本篇文章內容由[中國幕墻網ALwindoor.com]編輯部整理發布:
項目簡介
威海老港區城市更新項目(至海港灣)是威海打造“精致城市”的核心錨點,旨在織補濱水公共空間斷點,連接城市歷史與未來。項目背靠環翠樓,東望劉公島,建筑以謙遜的地景策略融入“山-海-城-島”的空間格局,形態取自“巨鯨脊背露出水面”的剎那,回應本地鯨骨傳說。
項目創新采用81米跨鋼拱結構,塑造了宏偉的無柱室內空間。功能上復合了城市客廳、迷你水族館、公共圖書館、景觀餐廳及商業店鋪等,將核心地段真正還給市民。設計復原了歷史上的“大操場”,成為城市慶典與體育活動的新載體。

項目自建成以來,榮獲IAA國際建筑獎、AMP美國建筑師獎等多項國際大獎,日均客流過萬,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與認可,成功激活了濱水活力,成為全國城市更新的“威海經驗”。
幕墻設計項目特點、應用特色及經濟性自評
本項目幕墻設計承載了漫游坡道及鯨魚拱背的歷史意向,設計摒棄了通透性更優但抗風性不足的雙向拉索幕墻,創新采用大跨度精致鋼支撐玻璃幕墻系統,在保障結構絕對安全的同時,實現了開闊的觀景視野。
立面設計強調地景建筑的流動曲線,通過參數化設計大量應用雙曲面UHPC(超高性能混凝土(詞條“混凝土”由行業大百科提供)),精準勾勒出“巨鯨拱背”的建筑意象。UHPC材料兼具高強度、輕質與極佳耐久性,其溫潤的質感呼應了北方濱海環境,顯著降低了后期維護成本,經濟性突出。東側高達40米的“巨鯨之眼”通高幕墻,采用精致鋼支撐體系,以中國傳統園林“框景”手法,將劉公島美景納入建筑,成為視覺焦點。

檐下“城市客廳”空間則選用溫暖的木色單曲鋁板,通過參數化優化擬合自由曲面,并延伸至室內,營造出親切宜人的商業氛圍。本項目幕墻設計實現了安全性、藝術性與經濟性的完美統一,為濱海復雜氣候條件下的幕墻應用提供了成功范本。